《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兴许是最近关于哲学的书看太多了,刚好最近的工作与AI的应用相关,过年DeepSeek的破圈,关于AI的探讨越来越多,我也不禁去思考自我意识的问题,不知不觉中似乎染上了传说中的“AI焦虑”。

焦虑不只是因为我正在参与制作代替人工的人工只能,就像曾经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亲手制造了代替他们的机器,从此以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地去配合机器做工,以此换得生活来源。现代人取得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规定,但加班之余还要熬夜才能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可能是消费,可能是学习,或是完全浪费,总之,那是属于自己的。

媒体在讲这“第四次工业革命”总离不开三板斧:1.回顾AI的历史、如今AI的能力,2.AI还存在无法代替人的部分,3.如何科学客观地看待AI;却不去调查,或许也不愿讲如今企业拿AI来做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绩。企业总希望花最少的本钱赚得更多的利润,所行的“AI革命”总是自上而下的,我所担心的是事前说要用AI给员工减负增效,为公司谋利的同时给员工更丰厚的薪资(画饼),事后“优化”和“给社会输送人才”。我所见的是喊着“始于人终于人”的口号的同时只为股东的分红负责,员工的权益与述求视而不见。难道”机器吃人“又要重演了吗?

好的,未免太过沉重了,回到书本身,那么意识呢?人类的自我意识也会被从代替、超越?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就能真正得到身体和心灵的解放了吗?

小说的背景是地球发生了核战,人类不得不离开受到严重辐射污染的地球,为了鼓励移民,大量的仿生人投入了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仿生人与人类的区别越来越小,当一小拨仿生人意识觉醒后逃回了地球,为了找出这些仿生人,赏金猎手德卡德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才除掉这些仿生人。

阅读全文 »

4.6 周六
去了北大深医眼科验光,做了散瞳,中午大雨,清明的雨虽迟但到。

4.7 周日
A week is 2% of the year.
看《儒林外史》,功名利禄;最大的功课,谋生。

4.13 周六
考试。准备14号的考试,通宵复习,之前没有复习过,看了下考纲,感觉通宵补课刷刷题是有希望考过的。

4.15 周一
去眼镜店验光试镜。想要配一对相对好的眼镜,但人在预算有限的时候总会在买一样东西的时候犹豫、考虑再三,性价比如何,功能是否符合需求,选择困难症又犯了。

阅读全文 »

3.4 周一

今天看到一个老师的视频,他建议大家除了虚构文学作品,要多看看现实题材的书,也就是说,除了诗歌、文学、小说类书籍,要多读社会学、金融、政治等专业类的数据。我深表认同,虽说我有看不少偏研究、专业的书,但从占比和深度上是不够的,细数一下,除开计算机类的,也不过十多本, 范围太窄。

3.5 周二

“AI没有护城河”与《技术垄断》

昨天想把波兹曼的《技术垄断》买来看看,之前看完了《娱乐至死》后知道了他的三部曲。今天就恰巧看到一篇文章——AI没有护城河,中文翻译在掘金

无意间知道了一个刚入行写作不久,作品就被改编拍成电视剧的作者,那是一部现代都市小说,我对他是如何从入门写作到被看中改编为影视作品,虽说不能光以是否影视化来评价一部作品或者说一位作家的,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来自于大众的认可,或许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普通人向作家身份变化的路径,或许能为我的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引导作用。这么想似乎太功利了,我看到不少作家说他们是打心底热爱写作,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多热爱写作,我只是想以更优雅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表达出来,记录下来,虽然我的思想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毕竟学生时代作文总是不及格,被批为中心思想不明确的也不少。

阅读全文 »

2024.2.1 周四

数学学到了第7章,三角函数的极限和导数,但是没有除了书中的案例,我几乎没有做习题。还是先找点对应的习题做做吧。晚上和朋友去公园,我跑步,他散步,我们带了猫粮喂流浪猫。

2024.2.2 周五

最近回南天,湿润的空气和湿漉漉的地板令我感到烦闷,昨晚没睡好,中午还是搞了杯咖啡喝,为了下午和晚上的工作学习能够更有精神些,如果中午睡太久了我会感到内疚,仿佛时间被自己搞丢了。

本想避免流水账似的记录,但仍然不习惯曾国藩那样的记日记的方式和思考方式。看来记日记也是要好好练习的。

今天看完了《我在现场》,这是一本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社会学著作,我是在微信读书看的,看书的过程中我与一位书友在评论区对卖淫与小姐的污名化问题展开了讨论,回复她的过程中,前几天我不禁思考性交易非罪化与合法化的问题,也找了些相关资料,必须得承认这是个水很深的议题,其中涉及到的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些东西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不仅回顾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道德是如何构建的?专偶制的对立面为什么是卖淫?当代社会,怎么的道德是合乎道德的?150多年前的道德与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有何异同?性交易合法化是否就意味着它变得合乎道德的了?这些是我之前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部分问题如今我已经有答案了,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与确认。

阅读全文 »

  1. 1.03 周三,

    通勤时看了《曾国藩传》,原以为他祖上多少有点基业以支持他考入翰林院,没想到"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他的祖父曾玉屏自述:“吾少耽游惰,往还湘潭市肆,与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长老有讥以浮薄,将覆其家者。余闻而立起自责,货马徒行”。自那之后,曾玉屏艰苦奋斗了十几年,置了百十来亩地,使曾家从普通的中农变成了家境殷实的小地主,送其子曾麟书送去读书考取功名,曾麟书久考不中,后来也供孙子曾国藩考科举。曾麟书四十三岁才中秀才,曾国藩被“悬牌批责”后,1833年考中秀才,1838年28虚岁中三甲进士,朝考时道光授其翰林院庶吉士。
    开始打卡看《曾国藩传》、《成为波伏娃》。

    阅读全文 »

"月读"模块旨在每个月记录一下生活,因为我这个人有时候想得多,但写下来就寥寥几句,所以日记是不成样子的,加上从小文笔就不好,工作后动笔写东西就更少了,基本上都是为了记录些东西,还是每个月写点东西记录下生活吧,月读——阅读,希望自己多阅读、多写,能够写完后回读自己写下的文字,锻炼自己的文笔。文笔最终是要为内容服务的,月读的内容主要是记录一些我的个人生活和一些想法,其中不免会有些不符合实际或有认知上的不足、天马行空、自以为是的想法,权当是成长的记录吧。

这是我建站写的第一篇月记,都是些生活的碎碎念,内容可能有点少,希望不会是最后一篇吧。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