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板块是一个新的板块,旨在记录每周的生活与思考,代替之前的【阅读】模块;一个月发一次的频率已不适合我的当下的生活节奏和需要,与之相比,每周整理一次,更能督促我记录和总结,并且更可能产生输出;所以我将尝试以类似周报的形式记录,一周是一年的2%,希望自己能痛改前非,好好生活的同时,也认真记录。

本篇是对 2025年的第22周(2025-06-16~2025-06-22 )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语人为善

每次夜跑都会路过西西弗书店,我总会忍不进去逛逛,时间还早的话会粗看基本书,前阵子看到了《非暴力沟通》,看了第一章觉得挺有意思的,便在微信读书把它加入了 书单;往后中午我总忍不住点开它来看,恰巧我同时在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发现这两本书的内容核心内容非常相似,也一改我之前对工具书的看法。从前我以为,工具书不过是技巧,人与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真诚,虽说也深知语言的杀伤力,但总觉得自己能幸免,也没那么容易被伤害。随着与学龄前的小孩沟通越来越多我发现,真诚总不是一定会被感受到的,也不总是起作用的,技巧也十分重要。海姆在书中举了个例子:

我们相信,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做出伤害孩子的反应。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父母需要特别的方式跟孩子相处,跟孩子交谈。如果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我们麻醉之前,外科医生走了进来,说:“在手术方面,我真的没有受过多少训练,但是我爱我的病人,我会利用常识来做手术。”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可能会惊慌失措,赶紧逃命去了。

阅读全文 »

【周而复始】板块是一个新的板块,旨在记录每周的生活与思考,代替之前的【阅读】模块;一个月发一次的频率已不适合我的当下的生活节奏和需要,与之相比,每周整理一次,更能督促我记录和总结,并且更可能产生输出;所以我将尝试以类似周报的形式记录,一周是一年的2%,希望自己能痛改前非,好好生活的同时,也认真记录。

本篇是对 2025年的第22周(2025-05-26~2025-06-01 )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AI焦虑

最近的目前是工作围绕着AI的,虽说是“边缘”,但总是要去追一些AI的新的东西,每天早晚都要去看一些与AI有关的动态,没当有新东西出来领导也会在群里说,循环往复,新东西的效果如何暂且不提,原本对AI没啥了解我要补的东西至今没补完,这也成了我焦虑的来源。

阅读全文 »

【周而复始】板块是一个新的板块,旨在记录每周的生活与思考,代替之前的【月读】板块;一个月发一次的频率已不适合我的当下的生活节奏和需要,与之相比,每周整理一次,更能督促我记录和总结,并且更可能产生输出;所以我将尝试以类似周报的形式记录,一周是一年的2%,希望自己能痛改前非,好好生活的同时,也认真记录。

本篇是对 2025年的第21周(2025-05-19~2025-05-25 )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上周回家了,在家睡了2晚,星期天搭大巴返深圳,随机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终于抽出时间在这周六完成今年第一个季度的跑步计划,10公里平均配速5’30’',踏上跑马的训练第一阶段。

马拉松

马拉松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有了要跑一场马拉松的念头,或许是高中,也可能是大学时;跑步,一开始是我解压的方式,高中时从不想什么训练和配速,只是跑,那时我不知死活地报名了校运会的1500m长跑,跑完腿软到厕所干呕。后来开始接触运动知识,尝试训练,但也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后也只是健身居多,跑步知识偶尔。

阅读全文 »

4.16 周五
最近在玩黑神话,觉得故事很有意思,打到白衣秀士,苦斗十几个回合,终于把他干掉,莫了他说一句:“旁人念念不忘的,也是你所求吗?”

阅读全文 »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兴许是最近关于哲学的书看太多了,刚好最近的工作与AI的应用相关,过年DeepSeek的破圈,关于AI的探讨越来越多,我也不禁去思考自我意识的问题,不知不觉中似乎染上了传说中的“AI焦虑”。

焦虑不只是因为我正在参与制作代替人工的人工只能,就像曾经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亲手制造了代替他们的机器,从此以后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地去配合机器做工,以此换得生活来源。现代人取得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规定,但加班之余还要熬夜才能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可能是消费,可能是学习,或是完全浪费,总之,那是属于自己的。

媒体在讲这“第四次工业革命”总离不开三板斧:1.回顾AI的历史、如今AI的能力,2.AI还存在无法代替人的部分,3.如何科学客观地看待AI;却不去调查,或许也不愿讲如今企业拿AI来做了什么事,取得了什么成绩。企业总希望花最少的本钱赚得更多的利润,所行的“AI革命”总是自上而下的,我所担心的是事前说要用AI给员工减负增效,为公司谋利的同时给员工更丰厚的薪资(画饼),事后“优化”和“给社会输送人才”。我所见的是喊着“始于人终于人”的口号的同时只为股东的分红负责,员工的权益与述求视而不见。难道”机器吃人“又要重演了吗?

好的,未免太过沉重了,回到书本身,那么意识呢?人类的自我意识也会被从代替、超越?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就能真正得到身体和心灵的解放了吗?

小说的背景是地球发生了核战,人类不得不离开受到严重辐射污染的地球,为了鼓励移民,大量的仿生人投入了使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仿生人与人类的区别越来越小,当一小拨仿生人意识觉醒后逃回了地球,为了找出这些仿生人,赏金猎手德卡德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才除掉这些仿生人。

阅读全文 »

4.6 周六
去了北大深医眼科验光,做了散瞳,中午大雨,清明的雨虽迟但到。

4.7 周日
A week is 2% of the year.
看《儒林外史》,功名利禄;最大的功课,谋生。

4.13 周六
考试。准备14号的考试,通宵复习,之前没有复习过,看了下考纲,感觉通宵补课刷刷题是有希望考过的。

4.15 周一
去眼镜店验光试镜。想要配一对相对好的眼镜,但人在预算有限的时候总会在买一样东西的时候犹豫、考虑再三,性价比如何,功能是否符合需求,选择困难症又犯了。

阅读全文 »

3.4 周一

今天看到一个老师的视频,他建议大家除了虚构文学作品,要多看看现实题材的书,也就是说,除了诗歌、文学、小说类书籍,要多读社会学、金融、政治等专业类的数据。我深表认同,虽说我有看不少偏研究、专业的书,但从占比和深度上是不够的,细数一下,除开计算机类的,也不过十多本, 范围太窄。

3.5 周二

“AI没有护城河”与《技术垄断》

昨天想把波兹曼的《技术垄断》买来看看,之前看完了《娱乐至死》后知道了他的三部曲。今天就恰巧看到一篇文章——AI没有护城河,中文翻译在掘金

无意间知道了一个刚入行写作不久,作品就被改编拍成电视剧的作者,那是一部现代都市小说,我对他是如何从入门写作到被看中改编为影视作品,虽说不能光以是否影视化来评价一部作品或者说一位作家的,但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来自于大众的认可,或许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普通人向作家身份变化的路径,或许能为我的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引导作用。这么想似乎太功利了,我看到不少作家说他们是打心底热爱写作,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多热爱写作,我只是想以更优雅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和思想表达出来,记录下来,虽然我的思想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毕竟学生时代作文总是不及格,被批为中心思想不明确的也不少。

阅读全文 »

1月18日 周六

今天重新燃起了学习嵌入式开发的热情,光写软件太枯燥了,能通过编程实现一些自己的想法离不开硬件的支持,而很多时候硬件需要自己设计,虽说我目前并没有什么好的idea。小时候有一个梦想是发明家,经常在杂物间里翻箱倒柜,找一些废弃螺丝和零件、磁铁拼凑出一个怪怪的玩意,想象它有一些属于我发明的特殊的功能,,以我对自己小时候的了解,估计和动漫有关,比如加骨兽进化之类的。虽然那些idea我早已忘记,但那种幻想着哪天能创造出好玩的、牛逼的东西的感觉非常美好。所以或许可以再坚持坚持,实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忙于生活的时候,也别忘了回头看看曾经的那个孩子。

阅读全文 »

2024.2.1 周四

数学学到了第7章,三角函数的极限和导数,但是没有除了书中的案例,我几乎没有做习题。还是先找点对应的习题做做吧。晚上和朋友去公园,我跑步,他散步,我们带了猫粮喂流浪猫。

2024.2.2 周五

最近回南天,湿润的空气和湿漉漉的地板令我感到烦闷,昨晚没睡好,中午还是搞了杯咖啡喝,为了下午和晚上的工作学习能够更有精神些,如果中午睡太久了我会感到内疚,仿佛时间被自己搞丢了。

本想避免流水账似的记录,但仍然不习惯曾国藩那样的记日记的方式和思考方式。看来记日记也是要好好练习的。

今天看完了《我在现场》,这是一本兼顾故事性与方法论的社会学著作,我是在微信读书看的,看书的过程中我与一位书友在评论区对卖淫与小姐的污名化问题展开了讨论,回复她的过程中,前几天我不禁思考性交易非罪化与合法化的问题,也找了些相关资料,必须得承认这是个水很深的议题,其中涉及到的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些东西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不仅回顾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道德是如何构建的?专偶制的对立面为什么是卖淫?当代社会,怎么的道德是合乎道德的?150多年前的道德与现代中国社会的道德有何异同?性交易合法化是否就意味着它变得合乎道德的了?这些是我之前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部分问题如今我已经有答案了,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与确认。

阅读全文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