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 | 2025W25 语人为善

【周而复始】板块是一个新的板块,旨在记录每周的生活与思考,代替之前的【阅读】模块;一个月发一次的频率已不适合我的当下的生活节奏和需要,与之相比,每周整理一次,更能督促我记录和总结,并且更可能产生输出;所以我将尝试以类似周报的形式记录,一周是一年的2%,希望自己能痛改前非,好好生活的同时,也认真记录。

本篇是对 2025年的第22周(2025-06-16~2025-06-22 )生活的记录与思考。

语人为善

每次夜跑都会路过西西弗书店,我总会忍不进去逛逛,时间还早的话会粗看基本书,前阵子看到了《非暴力沟通》,看了第一章觉得挺有意思的,便在微信读书把它加入了 书单;往后中午我总忍不住点开它来看,恰巧我同时在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发现这两本书的内容核心内容非常相似,也一改我之前对工具书的看法。从前我以为,工具书不过是技巧,人与人的沟通最重要的是真诚,虽说也深知语言的杀伤力,但总觉得自己能幸免,也没那么容易被伤害。随着与学龄前的小孩沟通越来越多我发现,真诚总不是一定会被感受到的,也不总是起作用的,技巧也十分重要。海姆在书中举了个例子:

我们相信,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做出伤害孩子的反应。但是,不幸的是,即使是那些爱孩子的、为了孩子好的父母也会责备、羞辱、谴责、嘲笑、威胁、收买、惩罚孩子,给孩子定性,或者对孩子唠叨说教。

父母需要特别的方式跟孩子相处,跟孩子交谈。如果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躺在手术台上,在麻醉师把我们麻醉之前,外科医生走了进来,说:“在手术方面,我真的没有受过多少训练,但是我爱我的病人,我会利用常识来做手术。”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我们可能会惊慌失措,赶紧逃命去了。

不仅为人父母与孩子相处需要注意语言技巧,人与人之间有何尝不是。平时我总有说错话的时候,也有会错意的时候,如果总将此解释为“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误会了”、“他不是故意的”,有免去自己的责任的嫌疑,至少可以说这是偷懒的。如何明确地表达我们的善意、与他人建立连结,如何“语人为善”可能是毕生的功课。

读书笔记见《实践笔记——非暴力沟通》,笔记会持续更新,以记录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image

创作

对于本周的输出和输出,有什么创作吗?可以记录下来,可以是一个手工制品、一道菜、一首诗、一段文字,也可以是一篇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一段程序、脚本;

第二次做四神汤,食材配比比之前合理了写,茯苓只放了15g,加了一小块陈皮,味道清淡、平和,带有淡淡的药材香味和排骨本身的鲜味。

下周计划

下午晚上的温度太高、高温高湿的环境实在不适合训练,探索早上训练的可能。

小记

读书:《非暴力沟通》、《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剧集:《灵笼》、《长安的荔枝》

学习:《Deep Dive into LLMs like ChatGPT——Andrej Karpathy》

运动:1小时有氧跑1次、5公里有氧跑1次,力量训练3次。